将至寒冬资资者资心公开的投法大市场深投
最近有位读者朋友问了个挺有意思的问题:RLB的排名究竟是70还是539?这让我想起自己之前文章里犯的一个小失误。其实当天我就发现并在评论区更正了,RLB的实际排名是70位,全流通市值是529亿美元。说到这儿,我不禁想跟大家聊聊我评估项目估值的独特视角。 在这个圈子里混久了,我逐渐形成了自己的评估标准。很多人喜欢盯着流通市值看,但我更倾向于关注全流通市值。为什么呢?这就像看一个人不能只看他现在的表现,还要看他最坏能糟糕到什么程度。全流通市值代表着项目在最极端情况下可能面临的抛压,这种"往最坏处着想"的思维方式,让我在投资路上避开了不少坑。 具体操作起来其实很简单:先算出项目的全流通市值,再和同赛道的其他项目横向比较。不过要提醒大家的是,这种比较不能简单粗暴。你得把团队的靠谱程度、执行力这些"软实力"都考虑进去。而且一定要记得把市场周期这个大变量算进去!我见过太多在牛市里被捧上天的项目,到了熊市跌得亲妈都不认识。 说到游戏平台FUC这个项目,我忍不住要跟大家分享个有趣的小故事。去年某天深夜,我在研究各种链游项目时随手买了点它的代币,结果转头就忘得一干二净。直到最近有人问起,我才想起来还有这么回事。这类平台型项目和Magic有点像,都是链游生态里的重要玩家。 说实话,去年我对链游赛道特别着迷,看到相关项目就忍不住想买点。不过现在回想起来,这种"广撒网"的策略效果并不理想。现在的我更倾向于在细分领域里寻找头部项目,毕竟投资不是集邮,数量多不如质量精。 最近总有人问我:"接下来还会有暴跌吗?"每次听到这个问题,我都想反问一句:"在你眼里,什么样的跌幅才算暴跌?" 记得2018年那会儿,跌个50%才算得上暴跌;到了2020年,20%的跌幅就能让市场哀鸿遍野;而今年,随便跌个10%就能上财经头条。你看,连"暴跌"的标准都在与时俱进地变化。 更耐人寻味的是,不同处境的投资人对"暴跌"的理解天差地别。对空仓的人来说,5%的调整可能就是天赐良机;而满仓的投资者可能连20%的波动都不屑一顾。既然大家对暴跌的理解都无法统一,又何必纠结会不会来呢?我现在就坚持一个简单的原则:价格在定投区间就买,不在就观望。与其猜顶摸底,不如踏踏实实执行自己的投资纪律。价值评估的艺术
那些年我们踩过的坑
关于暴跌的哲学思考
- 最近发表
- 随机阅读
-
- 洪伟实盘手记:12月4日夜盘比特币以太坊深度解析
- 香港数字资产监管的破局之路:从谨慎观望到全球引领
- 比特币公司化:一场颠覆美元霸权的金融革命?
- 揭开BMNR们资金游戏背后的数学真相
- DeFi风险管理革命:当算法开始接管你的钱袋子
- 2025年8月:加密货币市场的惊魂72小时
- 数字资产投资的新赛道:为什么DAT正在改写加密投资逻辑
- 疯狂的加密市场:比特以太双雄争霸,我们正见证历史
- 以太坊现W底形态,2095美元成关键争夺点
- 数字货币市场观察:BTC、ETH、SOL齐创新高,日间交易策略分享
- Solana再次发力:162美元突破后的向上动能能否持续?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变幻:以太坊承压,SOL逆势突围
- NFT推广之道:如何打造长盛不衰的数字资产营销策略
- 12万USDT奖池等你来战!火币HTX十二周年合约盛宴邀你组队狂欢
- 元宇宙:是未来革命还是资本游戏?我在科技浪潮中的观察与思考
- 深夜币市观察:以太坊空头再度发力,我们该如何应对?
- 一个老矿工眼中的STT挖矿:我的197天实战经验分享
- XRP诉讼风波终落幕:市场狂欢背后隐藏哪些机遇?
- 以太坊飙涨背后:一场资本围猎正在上演
- 比特币王者归来:12年沉浮录
- 搜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