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7标雷息与万美美联打不动否,元目储加
7万美元,这个数字对币圈老人来说再熟悉不过了。2021年末比特币创下的历史高点6.9万美元,至今仍是许多人心中的白月光。如今比特币刚从2.5万美元的低谷爬回来,在2.6万美元附近徘徊,行情就像刚下过雨的泥泞小路,走得小心翼翼。
倔强的鲍威尔与固执的市场
BitMEX创始人Arthur Hayes最近有个大胆预测:无论美联储继续加息还是转向降息,比特币终将重回7万美元大关。这个观点在今年3月硅谷银行暴雷时显得尤为强烈,当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美联储的紧缩政策要收场了。但现实总是喜欢打脸,鲍威尔就像个固执的老头,不仅继续缩表,还不断加息,让美债收益率一路飙升。
不过Hayes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虽然美债收益率在涨,但跟美国名义GDP增速比起来,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他掰着指头算了一笔账:亚特兰大联储预测三季度GDP增速5.7%,加上3.7%的平减指数,名义GDP增速高达9.4%。这么一算,2年期美债的实际收益率就从5%变成了负4.4%。
经济数据的罗生门
说实话,看到9.4%这个数字,我的第一反应是:你逗我呢?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增速这么猛,比巴菲特几十年的投资回报率还高,这科学吗?我在金融圈混了这么多年,还没见过这么魔幻的数据。但这就是Hayes的逻辑基础,虽然这个亚特兰大联储的预测数据确实有点"画饼"的嫌疑。
现在的市场就像个固执的学生,只盯着美债5.5%的名义收益率,却忽略了背后惊人的GDP增速。这就是为什么资金还在美债里打转,不愿意流向比特币这样的风险资产。Hayes觉得,比特币现在卡在2-3万美元区间,而不是直接冲上7万,就是这个原因。
黎明前的黑暗
不过市场总会觉醒的。你看比特币在美联储这么猛烈的加息攻势下,都没跌回去年1.6万美元的低点,这不就很说明问题吗?我常常跟投资者说,金融市场的认知滞后就像北京早高峰的地铁,虽然拥挤但总会慢慢前进。等大家都反应过来美债实际收益率为负这个事实,不管美联储怎么折腾,比特币迟早要回到7万美元的巅峰。
说实话,作为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太了解市场的这种"后知后觉"了。就像2017年大家都觉得比特币1万美元是天价,结果呢?现在回过头看,那不过是山脚下的小土坡罢了。这次7万美元的目标,或许也只是比特币征程中的一个驿站而已。
(责任编辑:知识)
-
说实话,最近我在研究比特币市场时,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现象。CryptoCon这位分析师提出的"11.28周期理论"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他不像那些整天喊单的KOL,而是通过扎实的数据分析得出结论:比特币的价格走势其实存在着一个相当规律的四年周期。四年周期理论:比特币市场的"生物钟"让我用一个生活中的例子来解释这个理论:就像我们每年都要过春节一样,比特币市场似乎也有自己的"生物钟"。CryptoCo... ...[详细]
-
作为一位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业内人士,我不得不说SMT这次确实玩出了新花样。记得三年前第一次接触SMT的白皮书时,它还只是个构想中的跨链协议,如今摇身一变成为连接实体经济与数字世界的桥梁,这种蜕变令人印象深刻。从技术走向商业的华丽转身SMT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不是一个飘在天上的概念,而是实实在在地落地了购物商城这样的应用场景。就像当年淘宝改变了人们的购物习惯一样,SMT商城正在重新定义电商领域的信... ...[详细]
-
最近和朋友聊天时,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尽管加密货币市场经历了剧烈波动,但从业者眼中的光从未熄灭。就像经历寒冬的草木一样,大家都在为下一个春天积蓄力量。LeaderDAO的愿景正是这种乐观精神的完美体现——建立一个真正由社区驱动的去中心化生态系统。社区力量:让每个声音都有价值记得去年参加区块链峰会时,有位开发者说:"现在的DAO大多只是披着去中心化外衣的中心化组织。"这句话让我深思。Leader... ...[详细]
-
最近我在网上发现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项目,UniRep协议就像是数字时代的神秘仪式。说真的,第一次看到它的时候,我还以为是某个科幻小说的情节。目前全球只有300多个"数字修行者"参与其中,每个参与者都像在宇宙中点亮了一颗属于自己的星星。这到底是个什么神奇仪式?想象一下,你正在参与一场全球性的数字接力赛。每个参与者都会像传递火炬一样,把计算结果交给下一位参与者。这种设计简直太巧妙了!为了防止有人捣乱,... ...[详细]
-
说实话,今天上午以太坊这波行情真够刺激的。先是快速下探到1600整数关口,像跳水一样干脆,紧接着又来了个漂亮的回马枪,直接把价格拉回到周末的盘整区间。现在1630这个位置,说实话有点让人纠结——上下都不靠,就像站在悬崖边上的感觉。当前技术面解读从盘面来看,布林带指标显示市场处于相对平稳状态。上轨在1643,下轨1615,中轨正好卡在1630这个位置。不过要注意的是,120日均线的压力确实不小,想要... ...[详细]
-
这两天比特币链上交易费又创新高,150 sats/byte的费率让不少刚需用户直呼吃不消。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区块链经济的老兵,我发现这个现象背后藏着不少耐人寻味的细节。交易费飙升的真相打开数据图表,最近两周BTC链上费用确实出现了明显回暖。但和5月份那波高峰相比,现在的热度还差得远。我注意到一个有趣的现象:在当前100左右的gas价格区间里,Ordinals等Layer1协议贡献的交易费占比已经达到... ...[详细]
-
说实话,最近的Web3.0浪潮真是让人应接不暇。就在上个月,我在参加一个区块链峰会时,偶然听说了bnb48 club基金会的新动作。他们就像是币安生态里突然杀出的一匹黑马,带着一堆让人眼花缭乱的新玩意儿闯进了我们的视野。一款"瑞士军刀"式的Web3.0钱包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们那个智能跨链钱包。想象一下,你把DeFi、NFT市场、AI聊天、链游,甚至社交软件都塞进一个应用里会是什么样子?就像是把整个... ...[详细]
-
最近加密圈子里几位投资大佬在推特上热议L2的价值定位,这事儿让我陷入了深深的思考。说实话,作为一个在行业里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越来越觉得L2这个概念有点被神化了。记得刚入行那会儿,大家都把L2当作解决以太坊拥堵的救世主,现在反而越说越玄乎了。L2的核心功能:不就是个高级桥吗?知名开发者AC一语道破天机:L2本质上就是个带打包服务的跨链桥。这话说得真是一针见血!你想啊,从架构层面来看,L2和跨链... ...[详细]
-
这几天泡在林园的投资世界里,我突然有种恍然大悟的感觉——原来投资大佬们的思维方式可以如此迥异!如果把林园和巴菲特比作投资界的"老派绅士",那加密世界的风投们简直就是一群"冒险家"。这不禁让我思考:在这个新旧交替的时代,我们到底该选择哪种投资姿势?价值双雄的异同:林园VS巴菲特说起来有趣,这两位投资大佬就像同一所学校毕业的师兄弟,却走出了截然不同的投资路径。他们都钟情于"护城河"深厚的企业,对那些靠... ...[详细]
-
上周在数码港发生了一件让整个Web3圈沸腾的大事——首届ETH Hong Kong 2023圆满收官!作为亲历者,我不得不说这场活动的能量和影响力远超预期。科技精英齐聚香江谁能想到,短短三天时间就吸引了2500多名来自世界各地的Web3爱好者?更令人振奋的是,现场超过一半的面孔都来自海外,这充分说明香港正在成为全球Web3版图上的重要节点。作为活动志愿者,我亲眼见证了与会者眼中闪烁的那种兴奋和期待...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