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是:政策 >>正文

播病学像病流行了答找到我用模型如何共识毒一案样传

政策46262人已围观

简介今天在捣鼓微软新出的AI工具Bing时,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流行病学的理论来解释Web3世界的共识形成机制呢?要知道,在这个圈子里,一个好的叙事往往能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当传染病模型遇上Web3叙事我选择了经典的SIR模型作为分析工具。这个模型说来有趣,原本是用来预测疫情发展的,但现在看来,用它来分析Web3叙事的传播简直再合适不过。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席勒在《叙事经济学》中的观点——经济叙事确实... ...

今天在捣鼓微软新出的AI工具Bing时,我突发奇想:能不能用流行病学的理论来解释Web3世界的共识形成机制呢?要知道,在这个圈子里,一个好的叙事往往能像病毒一样快速蔓延。

当传染病模型遇上Web3叙事

我选择了经典的SIR模型作为分析工具。这个模型说来有趣,原本是用来预测疫情发展的,但现在看来,用它来分析Web3叙事的传播简直再合适不过。这让我想起了罗伯特·席勒在《叙事经济学》中的观点——经济叙事确实具有类似传染病的特性。

简单来说,SIR模型把人群分成三类:

易感人群(S):就像那些还没接触过NFT概念的普通人,一听"数字艺术品所有权"就两眼放光;

感染人群(I):好比整天在推特上狂刷"GM"的加密信徒,不仅自己深信不疑,还热衷于传教;

康复人群(R):就像经历了LUNA崩盘的老韭菜,现在看到"算法稳定币"四个字就生理性不适。

一场数字世界的"疫情"模拟

我设置了三个关键参数:初期90%的"小白",10%的"信仰者",没有人产生免疫力。转化率定为0.8(毕竟加密圈最擅长的就是制造FOMO情绪),脱敏率只有0.01(一旦入坑,很难回头)。

跑完模型后的结果太有意思了:大约72%的人最终会长期相信这个叙事。这不就是我们常说的"共识"吗?难怪比特币经历了这么多轮牛熊,依然有一批死忠粉。

不同叙事的命运分水岭

为了验证模型的普适性,我又做了两组对照实验:

第一组模拟那些来也匆匆去也匆匆的热点,比如某些昙花一现的"革命性"DeFi协议。高传播率(0.8)配上高脱敏率(0.2),结果只有1-3%的人会选择长期相信——这不就是典型的"跑得快"游戏吗?

第二组则像以太坊这样的项目,传播速度中等(0.5),但用户粘性极强(0.01)。最终62-76%的留存率,完美解释了为什么V神随便发条推文就能搅动市场。

给项目方的启示

这个模型给我们一个很重要的启示:想要打造长期价值,不能只追求传播速度。看看现在的RWA、L2这些赛道,谁能维持低脱敏率,谁就更可能笑到最后。毕竟在加密世界,最贵的不是流量,而是那些打死也不卖的铁粉。

下次当你看到某个新叙事突然刷屏时,不妨用这个框架想想:它是会像新冠一样持续流行,还是像禽流感那样昙花一现?

Tags:

相关文章

  • 当实体经济遇上区块链:Joltify如何打开万亿级RWA市场?

    政策

    说实话,现在的DeFi市场已经越来越无聊了。大家都在玩同样的游戏,互相复制粘贴,就像一群人在沙滩上堆着相似的沙堡。但就在这片同质化严重的荒漠中,我看到了一个闪光的绿洲——RWA(Real World Assets)。这个概念最近让我兴奋得睡不着觉。RWA:把现实世界装进区块链想象一下,你最喜欢的现代艺术品、市中心那套黄金地段的公寓,甚至是某位新锐设计师的知识产权,都能变成区块链上的数字代币。这不是... ...

    政策

    阅读更多
  • 加密货币市场风云录:ETF进展与监管风暴交织

    政策

    最近加密货币市场真是热闹非凡,各种消息层出不穷。作为在这个行业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不得不说2023年的最后一个季度真是看点十足。ETF争夺战进入新阶段彭博分析师James Seyffart透露了一个重磅消息:Hashdex已经更新了他们的比特币期货ETF申请文件。这个代号为DEFI的产品将在NYSE Arca交易所上市,但它有个有趣的特点——完全不持有实物比特币。这让我想起了2017年那些"纸上... ...

    政策

    阅读更多
  • 区块链行业周报:中美科技博弈加剧,ETF创新产品蓄势待发

    政策

    本周美国政坛又上演了一出针对中国科技企业的"政治秀"。两位名不见经传的议员Zach Nunn和Abigail Spanberger突然联手抛出一份名为CLARITY的法案,意图切断美国政府与中国区块链企业的所有业务往来。这个法案就像个"科技黑名单",不仅波及到中国区块链企业,连全球最大稳定币USDT的发行商Tether也未能幸免。说实话,这种带有明显政治色彩的提案,让人不得不怀疑其背后是否有更深层... ...

    政策

    阅读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