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趋势 > 百年托管巨头进军加密货币转身正式德银行意志银行市场

百年托管巨头进军加密货币转身正式德银行意志银行市场

2025-09-25 10:51:22 [投资] 来源:链通天下

金融界最近炸开了锅!拥有153年历史的德国金融巨擘德意志银行突然宣布进军加密货币托管领域,这消息就像一颗重磅炸弹,在传统金融圈激起千层浪。这家管理着近15万亿美元资产的"老牌贵族",终于按捺不住对数字资产的兴趣,要与渣打、纽约梅隆这些先行者一争高下了。

保守派的华丽转身

说实话,看到这个消息时我差点惊掉下巴。要知道,就在不久前,德意志银行的首席策略师乌尔里希·斯蒂芬还在公开场合说"我绝不会向普通投资者推荐比特币"。这种180度大转弯,不禁让人想起2019年摩根大通CEO杰米·戴蒙把比特币称为"骗局"的往事。看来,在真金白银面前,谁都逃不过"真香定律"。

德意志银行这次选择了与瑞士加密公司Taurus合作,这家公司可不简单,德意志银行早在今年2月就参与了他们6500万美元的B轮融资。看来这家老牌银行早就暗中布局,就像下象棋一样,提前好几步就想好了后手。

数字资产的大航海时代

德意志银行的数字资产主管保罗·马利说得很实在:"数字资产市场未来可能要容纳数万亿美元资产,我们必须把它放在优先位置。"这句话道破了天机。去年Terra和FTX接连爆雷,确实让整个行业元气大伤,但就像当年互联网泡沫破灭后,真正有价值的公司反而脱颖而出。

有意思的是,德意志银行虽然对加密货币保持谨慎,但他们对区块链技术的热情从2017年就没断过。这让我想起一个有趣的比喻:就像一个人一边说着"我不吃螃蟹",一边却对蒸锅特别感兴趣。

传统金融的"冰与火之歌"

眼下传统银行对加密货币的态度简直像在演一出"冰与火之歌"。一边是汇丰、法国巴黎银行这些先行者,一边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这样的谨慎派。就在上周,IMF还发布了要限制加密货币影响的策略,这盆冷水浇得真是时候。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今年3月美国中小银行危机时,Silvergate Capital等与加密业务密切相关的银行首当其冲。这件事给业界留下了深刻阴影,就像在派对上不小心打翻红酒,虽然事后能清理干净,但那个污渍总会让人记忆深刻。

说到底,德意志银行这次进军加密托管,就像一位严谨的老教授突然开始玩滑板——既让人意外,又在情理之中。毕竟在这个数字化浪潮席卷一切的时代,连153岁的金融巨轮也得顺应潮流调整航向。不过他们明确表示不会立即开展加密交易,这个分寸拿捏得恰到好处,既表明了态度,又给自己留足了退路。

(责任编辑:精讲)

推荐文章
  • 【深度解析】8月25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合约: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博弈

    【深度解析】8月25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合约:市场情绪与技术面博弈 上周加密货币市场的那波反弹行情,相信让不少投资者都激动了一把。但作为在这个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我必须提醒大家:这种消息面推动的行情,往往都是昙花一现。就像我常跟学员们说的,市场最终还是要回到它应有的节奏上。这不,周末开始价格就露出了疲态,今天更是延续了回调的走势。从技术面来看,周线和日线级别都呈现出明显的空头信号。K线连阴排列,价格始终被压制在均线下方,MACD指标也维持死叉状态。这些信号都在... ...[详细]
  • 揭秘XRP资金暴涨700%背后的真相:Ripple与Bitstamp的神秘关系

    揭秘XRP资金暴涨700%背后的真相:Ripple与Bitstamp的神秘关系 最近加密货币圈子里有个消息炸开了锅——XRP的资金流入量竟然暴涨700%!这可不是什么小数字,简直就像在平静的湖面扔下了一颗深水炸弹。作为一个长期关注Ripple动态的观察者,我发现这件事远比表面看起来要复杂得多。资金狂潮背后的推手CoinShares的最新报告显示,XRP相关产品在一周内就吸金70万美元,ETP资金流入更是暴增七倍。说实话,这个数字让我都有点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要知道在现在这个市... ...[详细]
  • 这个算力黄牛凭什么四年估值560亿?英伟达背后的神秘推手

    这个算力黄牛凭什么四年估值560亿?英伟达背后的神秘推手 说实话,现在AI行业的发展速度简直让人瞠目结舌。你看看身边,语音助手、智能推荐、自动驾驶...这些AI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它们背后都需要一个共同的东西——强大的计算芯片。GPU成了AI时代的"石油"记得去年和朋友聊天时,他就抱怨说想买块英伟达H100显卡训练模型,结果根本抢不到。我当时还觉得有点夸张,后来查了数据才明白:2023年第二季度英伟达卖出去的H100 GPU竟然超过了81... ...[详细]
  • Moonbeam(GLMX):打破区块链孤岛的关键推手

    Moonbeam(GLMX):打破区块链孤岛的关键推手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行业发展的分析师,我发现Moonbeam这个项目确实有着独特的价值主张。它就像一座连接不同区块链大陆的桥梁,解决了困扰行业多年的"孤岛效应"问题。代币经济:平衡与稳健的设计GLMR代币的经济模型让我印象深刻。10亿的总量设定看似平常,但5%的通胀率背后体现了团队对网络安全的深思熟虑。这让我想起比特币减半带来的安全性隐忧,Moonbeam这种动态平衡的设计显然更加务实。代币用途... ...[详细]
  • 以太坊经典:15.6美元这道坎,空头们还能再收割一波吗?

    以太坊经典:15.6美元这道坎,空头们还能再收割一波吗? 最近玩ETC的朋友们可能都发现了,15.6美元这个位置就像个"鬼打墙",每次价格冲到这里就会被一巴掌拍下来。说实话,这个价位已经成了多头们的噩梦区域。我翻了翻数据,发现9月份ETC就在15.2到12.6美元这个小箱体里来回折腾,跟困兽似的。说来也巧,比特币最近也在26,400美元遇阻回落,现在徘徊在25,700美元附近。这让我想起了去年12月的那波行情,当时BTC和ETC也是这么亦步亦趋的。要是比... ...[详细]
  • 揭秘数字世界的新物种:加密资产的前世今生

    揭秘数字世界的新物种:加密资产的前世今生 说实话,第一次听说加密资产这个概念时,我和大多数人一样一头雾水。这玩意儿到底算钱还是算投资品?为什么它会突然火起来?今天咱们就来聊聊这个让人又爱又恨的数字时代产物。加密资产的"身份证"就像每个新生事物都要有个定义一样,金融稳定委员会(FSB)给加密资产发了张"数字身份证":借助密码学和区块链技术诞生的数字资产。说白了,它就是传统金融系统的"数字表弟",但用的是完全不同的技术玩法。举个简单的例子,你... ...[详细]
  • Tether重操旧业放贷:一场稳定币市场的微妙博弈

    Tether重操旧业放贷:一场稳定币市场的微妙博弈 说实话,当我听说Tether又开始玩起放贷的老把戏时,第一反应就是皱起了眉头。这家坐拥830亿美元市值的稳定币巨头,曾在2022年底信誓旦旦地说要把担保贷款清零,现在却悄悄重启了这个业务。这不禁让我想起那句老话:金融圈的承诺,听听就好。金融魔术师的障眼法Tether最近的操作堪称一场精彩的金融魔术。他们一边在第二季度偷偷满足了"老客户"的贷款需求,一边又承诺这些贷款将在2024年前全部清退。这就像... ...[详细]
  • Web3新风口:Intent-Centric生态全面解析

    Web3新风口:Intent-Centric生态全面解析 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区块链发展的业内人士,我最近注意到一个令人兴奋的趋势——Intent-Centric生态正在悄然崛起。这种全新的交互模式让我想起第一次使用淘宝时的体验:你只需要告诉平台"我想要什么",剩下的繁琐流程都由系统自动完成。为什么我们需要Intent-Centric?记得去年帮朋友操作DeFi时的情景:光是创建一个钱包就花了半小时,gas费调整、合约授权等操作更是让人眼花缭乱。这正是Web... ...[详细]
  • 监管沙盒十年反思:一场华丽的实验还是危险的游戏?

    监管沙盒十年反思:一场华丽的实验还是危险的游戏? 十年前,英国金融行为监管局(FCA)推出了一项大胆的创新——监管沙盒机制。这个听起来颇具童趣的概念,就像一个让孩子们自由发挥创意但又不会弄脏客厅的"游戏围栏"。但十年过去了,我们不得不正视一个尴尬的问题:这场监管创新的"过家家"游戏,是不是玩得太久了?美好愿景与现实落差记得我第一次听说监管沙盒这个概念时,确实眼前一亮。它为金融科技初创公司提供了一个"安全空间",让他们在监管者的注视下小规模测试创新... ...[详细]
  • 以太坊质押中心化:我们该紧张还是放轻松?

    以太坊质押中心化:我们该紧张还是放轻松? 最近几年,关于以太坊质押的话题在加密圈里越来越热。说实话,作为一个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业内人士,我发现这个问题的复杂性远超大多数人的想象。目前已经有2700万枚ETH(约占总供应量的22%)参与了质押,想要加入的新验证者需要排队等待大约10天——这个数字在2023年6月曾高达45天,说明市场热度确实不低。质押选择的现实困境想要参与质押的用户基本上就两个选择:要么自己当验证者(这需要32个ETH,...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