币的华丽欢转身工遇当矿W代与市场狂上A
作者:Duoduo | 来源:LD Capital
一场算力的迁徙
记得2022年那个秋天吗?以太坊完成了从POW到POS的历史性转变,就像一场突如其来的搬家,让数以万计的矿工突然失去了"家"。但有趣的是,这些被"流放"的算力并没有消失,它们像候鸟一样寻找着新的栖息地。而Kaspa,这个在当时名不见经传的项目,就这样意外地成了矿工们的诺亚方舟。
说实话,作为行业观察者,我最初对这类POW新项目也持保留态度。但看到Kaspa在2023年11月冲破30亿美元市值,跻身加密货币前30强时,不得不承认自己看走眼了。更令人惊讶的是,Kaspa的成功像按下了一个神奇的开关,让整个POW新代币市场都沸腾了起来。
为何POW代币重获新生?
这里面的故事远比表面看到的精彩。首先,那些被以太坊"裁员"的矿工们可不是省油的灯——他们手上的算力需要新的用武之地。我记得当时跟几位矿场主聊天,他们眼中闪烁着对新项目的渴望,就像淘金热时期的西部牛仔。
其次,加密货币圈里有一群固执的"原教旨主义者",他们坚信POW才是区块链的"正统血脉"。这群人往往活跃在欧美社区,不少还是推特上的意见领袖。我认识的一位德国开发者就说过:"POS就像是把货币发行权交给了华尔街,而POW才是真正的去中心化。"
小市值的诱惑
不得不说,这些新POW项目最吸引人的就是它们的"身价"。比起动辄数十亿市值的BCH、LTC这些"老贵族",或是被VC们哄抬到天价的以太坊系项目,这些新项目就像街边小店的创业股,让普通投资者也有机会参与早期布局。
记得有位刚入行的95后投资者跟我说:"与其在那些'巨无霸'身上碰运气,不如押注几个有潜力的新项目,万一押中下一个比特币呢?"这种心态在年轻投资者中相当普遍。
叙事的魔法
更妙的是,这些项目都学会了讲新故事。它们不再只是简单重复"更快更强"的老调,而是巧妙地将AI、物联网这些热门概念编织进来。特别是"有用的工作证明"这个概念,简直是为这个AI时代量身定做的营销话术。
比如我最近研究的TAO项目,它搭建了一个AI算法模型市场,让开发者可以像在App Store上架应用一样出售自己的AI模型。这种"POW+AI"的组合拳,确实让不少机构投资者眼前一亮。
矿机厂商的入局
故事的高潮出现在2023年3月,当专业矿机厂商开始为Kaspa生产专用矿机时。这就像是在一场地方比赛中突然出现了职业运动员——算力暴增导致价格短期波动,但随后却开启了惊人的上涨行情。
我采访过的一位矿机经销商说:"看到Kaspa的成功后,我们意识到这可能是个新蓝海。现在大家都在寻找下一个Kaspa。"这种产业链的完整形成,让POW新代币的发展进入了正向循环。
项目生态全景图
从市值来看,这些项目形成了明显的梯队:
第一梯队:Kaspa和TAO,市值超10亿美元,已经跻身主流币行列
第二梯队:仅有QUBIC一个项目,虽然市值过亿但流动性堪忧
第三梯队:市值1000万至1亿美元之间的项目
底层:大量千万美元以下的小项目
现实挑战
不过冷静下来看,这个市场也面临不少问题。很多项目还停留在"画大饼"阶段,所谓的生态系统建设还停留在白皮书里。比如ZEPH号称要做稳定币,但实际应用场景几乎为零;ATOR的隐私网络也因合作破裂需要推倒重来。
更让人担心的是代币释放机制。据我统计,大部分项目在前两年会释放30%-40%的代币,这些筹码集中在少数大矿工手里,一旦集体抛售,价格很可能断崖式下跌。上个月就见证了一个小项目因此一日腰斩的惨剧。
AI+算力的想象空间
在所有叙事中,与AI结合的项目表现最为亮眼。除了前面提到的TAO,CLORE也很有意思——它搭建了一个GPU算力租赁平台,目前已经集结了近6000块英伟达显卡。
一位参与CLORE挖矿的朋友告诉我:"现在一块3090显卡既能挖矿,又能租出去做AI训练,收益比单纯挖以太坊时期还高。"这种"一鱼两吃"的模式确实很有吸引力。
结语:狂欢中的冷思考
POW代币的这轮复兴,本质上是矿工、社区和矿机厂商三方合力的结果。加上AI东风,形成了绝佳的市场叙事。但作为一名经历过多次牛熊转换的老韭菜,我想提醒大家:
这个领域鱼龙混杂,很多项目可能会在下一轮调整中消失。投资前务必做足功课——看看团队背景、技术路线、社区活跃度,最重要的是想清楚:这个项目解决了什么真实需求?否则,你可能只是在参与一场华丽的击鼓传花游戏。
(责任编辑:创新)
-
说实话,看到Rollingstone那篇《你的NFT一文不值》的爆款文章时,我忍不住翻了个白眼。作为一个见证过多次加密市场周期的人,这种"非黑即白"的论调实在太熟悉了。就像每次比特币价格下跌时,总有人跳出来宣布"比特币已死"一样可笑。数据背后的真相dappGambl的研究确实揭露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在分析的73,257个NFT项目中,有69,795个市值归零,占比高达95%。想象一下,2300万人手... ...[详细]
-
昨天的行情真是让人眼前一亮!鲍威尔主席一番话就像给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各大币种应声而起。不过啊,作为老币圈人,我发现事情没那么简单。市场分化:大饼为何跑不过以太坊?最近比特币的走势确实有点憋屈,明明利好消息不断,反弹却总是有气无力。根据我的观察,这背后隐藏着一个重要原因:那些持有大量比特币的"大佬们"似乎正在悄悄出货。每当价格稍微回暖,就有人迫不及待地套现离场。这种情况在过去一周已经出现好几次了,... ...[详细]
-
最近市场这波调整,说实话真是让人心惊肉跳。作为一个经历过几轮牛熊的老韭菜,我得提醒各位:市场还没有真正企稳,千万别急着all in!昨晚那波血洗,全球15万多人爆仓,5.37亿美元灰飞烟灭,这可不是闹着玩的。比特币:温水煮青蛙式的下跌最磨人比特币这波走势真是让人看不懂,明明该一步到位的,非要玩这种"温水煮青蛙"的把戏。目前11.2万附近徘徊,距离关键支撑位11200-110500就差那么700刀,... ...[详细]
-
每当夏末的杰克逊霍尔会议如期而至,我都忍不住想起美联储主席这个位置的特殊魔力。今年8月,当鲍威尔站在讲台上发表演讲时,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微妙的味道——这位被特朗普总统公开称为"笨蛋"的现任主席,很可能正在完成他任内最后一次重要政策宣示。白宫的"选秀"大戏即将开场财政部长贝森特手中的那份11人名单,就像一张神秘的扑克牌。我在华盛顿的线人告诉我,从9月的第一个星期一开始,贝森特就将展开一场政治版的"相亲... ...[详细]
-
说实话,在这个市场上摸爬滚打这么多年,最大的教训就是:当你和市场对着干的时候,千万别硬撑。就像我经常对新手说的,止损不是认输,而是给自己一个重新来过机会。这话听着老套,但确实是保住本金的金科玉律。交易的真谛:让利润奔跑,给亏损刹车记得2017年那波牛市,多少人因为过早止盈而错过后面的大行情?我自己就犯过这种错。那时候看着账户数字蹭蹭涨,手痒得不行,总觉得该落袋为安。结果呢?卖飞了比特币从3000到... ...[详细]
-
朋友们,最近币圈可真是让人坐立不安啊!看着比特币那上蹿下跳的走势,估计不少人都跟我一样,盯着盘面看得眼睛发酸。说实话,在这个变幻莫测的市场里,没有几个真本事还真容易迷失方向。今天我就跟大家聊聊8月27日这个关键时间点的市场动向。比特币:十字路口的徘徊凌晨查看数据时,比特币报价10.965万,这个数字特别有意思。从技术面来看,现在大饼正处在一个微妙的十字路口:一方面108600这个关键支撑位确实够硬... ...[详细]
-
上周,一场让以太坊开发者圈沸腾的盛会落下帷幕——OKX ETHCC黑客马拉松。作为一名经常参与这类活动的人,我不得不说这次的规模和创意都让我眼前一亮。227名开发者报名参与,53个项目脱颖而出,这数字背后藏着多少深夜加班和咖啡续命的故事啊!这场黑客马拉松为何如此特别?最打动我的是这场活动真正抓住了以太坊生态发展的痛点。不像某些浮于表面的比赛,OKX这次设置的赛道既前沿又务实:从Smart Acco... ...[详细]
-
朋友们,今天咱们得好好聊聊这个惊心动魄的市场动态。就在8月21日那天,比特币ETF创下了史上最大单日资金外流纪录,这事儿可不小!让我想起了2022年LUNA崩盘时的场景,市场恐慌情绪就像瘟疫一样快速蔓延。市场警报:五大关键问题深度剖析首先得说说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即将发表的讲话。现在交易员们都在下调降息预期,我就纳闷了:这帮人怎么总是反复无常?记得上个月他们还信誓旦旦说要降息呢!这种摇摆不定的态度,让... ...[详细]
-
市场又一次给了我们惊心动魄的表演。昨天比特币和以太坊双双上演"深V"戏码,价格像坐过山车一样先猛跌后反弹。说实话,这种行情最让人又爱又恨——既害怕错过抄底良机,又担心接飞刀。我昨天在以太坊4100美元附近果断出手,结果直接收获5倍收益,这种快感简直比中彩票还刺激!不过作为一个老韭菜,我深知市场从来不会让人舒舒服服赚钱,所以已经选择落袋为安。比特币关键点位分析比特币这波下探到11.2万美元后开始挣扎... ...[详细]
-
2025年的夏天格外火热,不仅是气温,整个加密市场也迎来了久违的狂欢。BTC在8月中旬突破历史新高,ETH也找回了昔日的荣光,带动整个山寨币市场集体狂欢。作为这场盛宴的主角之一,火币HTX的表现让人眼前一亮。从默默无闻到领跑全球说起来,我和火币HTX的缘分可以追溯到2017年。那时候它还是个刚崭露头角的平台,谁能想到八年后的今天,它已经成长为行业标杆?最近CoinGecko的报告让我这个老用户都感...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