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深度 > 化学链的媒体当反应区块奇妙遇上社交

化学链的媒体当反应区块奇妙遇上社交

2025-09-25 10:47:07 [节点] 来源:链通天下

说实话,作为一个在数字金融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观察者,最近SocialFi的热度确实让我眼前一亮。你还记得Friend.tech吗?这个8月份才冒出来的小家伙,短短几个月就吸引了超过4.2亿美元的资金流入,这可不是个小数字。更让人兴奋的是,像Phaver和RepubliK这样的Web3社交应用也在紧锣密鼓地融资。看来,新一轮社交媒体革命真的要来了。

SocialFi:让用户真正当家做主

现在的社交媒体平台就像个吸血鬼——用户创造内容,平台赚钱,而创作者只能分到可怜的一点点。SocialFi的出现就是要改变这个不公平的游戏规则。Solana上的SocialFi开发者Gary Henderson说得很形象:"在其他平台,用户就是产品;但在我们这里,用户才是真正的客户。"这让我想起了菜市场的场景——以前是平台垄断买卖,现在是用户可以自由交易,平台只收取适当的服务费。

以Friend.tech为例,它创造性地把群聊访问权变成了可交易的"密钥"。这就好比你可以投资你喜欢的大V的"股票"——买入早的话,随着大V人气上涨,你的密钥价值也会水涨船高。不过说实话,这个模式让我想起了2021年昙花一现的BitClout,希望Friend.tech能吸取教训,走得更远。

创作者经济的新机遇

现在的社交媒体巨头们也在尝试改革。推特搞起了广告分成,TikTok和Snapchat也在给创作者发钱。但SocialFi的拥护者们坚信,他们的模式才是未来。想想看,现在一个创作者可能因为某个审核员的突发奇想就失去收入来源,这合理吗?SocialFi承诺更高的透明度,更少的无理审查。

最让我兴奋的是SocialFi为中小创作者带来的机会。传统平台资源都集中在头部创作者身上,而SocialFi可能让那些拥有1000个铁粉的创作者过上体面的生活。就像音乐人Taylor Swift,她可能看不上这点收入,但对普通创作者来说,月入1-3万美元可不是个小数目。

区块链到底带来了什么?

很多人会问:这些功能传统平台不能复制吗?关键在于区块链提供的抗审查特性。在内容审核日益敏感的今天,这一点尤为珍贵。就像dao5的创始人Tekin Salimi说的,SocialFi就像一个钟摆,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调节审核力度,而不是像现在这样非黑即白。

不过RepubliK的调查结果很有意思:创作者其实不在乎数据是否上链,他们更关心区块链能验证粉丝身份和支付能力。这提醒我们,技术应该服务于实际需求,而不是为了用技术而用技术。

社交图谱:数字身份的未来

现在的社交图谱都被平台垄断,就像Elon Musk拥有推特庞大的用户数据库。Aave开发的Lens协议正在改变这一点,把社交图谱变成用户可以掌控的NFT资产。想象一下,你可以带着你的社交关系自由切换平台,再也不用担心因为平台更迭而失去多年积累的社交资本。

前路漫漫,未来可期

虽然SocialFi很火,但我们必须清醒认识到它还在起步阶段。30万用户和推特2.25亿日活的差距还很大。Friend.tech的界面确实需要改进,而像Stars Arena这样的项目还需要证明自己的可持续性。

但正如我们常说的,"现在还早着呢"。SocialFi正处在创新的风口浪尖,它可能不会一夜之间改变社交媒体格局,但确实给我们描绘了一个更公平、更开放的社交未来。作为一个老金融人,我选择谨慎乐观地看待这个新赛道——毕竟,每个颠覆性创新都是从质疑声中成长起来的。

(责任编辑:工具)

推荐文章
  • 从新手到7000U盈利:我的加密货币投资实操分享

    从新手到7000U盈利:我的加密货币投资实操分享 最近我特别开心,因为带着几位刚入圈的朋友在币圈收获了两笔漂亮的交易,总共盈利7000美元!这让我想起自己刚入门时的迷茫,如今能帮助其他朋友少走弯路,真的很有成就感。实战复盘:两单经典操作第一单我们抓住了比特币和以太坊的短期回调机会,通过精准的做空策略斩获2000美元收益。记得当时市场情绪过热,很多新人都追高进场,而我们通过技术面分析发现短期见顶信号明显。说实话,能忍住不做多反而做空,对新手来说确实... ...[详细]
  • Web3如何赋能地方发展?这场秋田国际大学的研讨会给出了答案

    Web3如何赋能地方发展?这场秋田国际大学的研讨会给出了答案 12月初的秋田寒风凛冽,但在秋田国际大学(AIU)的校园内,一场关于Web3与区域振兴的火热讨论正在升温。作为这场活动的组织者之一,我很荣幸见证了来自全球各地的区块链专家与年轻学子们碰撞出的思想火花。一所与众不同的大学说起秋田国际大学,它在日本高校圈绝对是个"异类"。这所2004年成立的公立大学前身是美国明尼苏达州立大学的秋田校区,至今保持着鲜明的国际化特色——全英文授课、50%外籍教师、24小时... ...[详细]
  • 比特币的华丽转身:从数字黄金到金融基础设施的蜕变

    比特币的华丽转身:从数字黄金到金融基础设施的蜕变 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市场的专业人士,我经常被问到一个问题:为什么我们要推动比特币从单纯的"数字黄金"转变为更具生产力的金融工具?这个问题看似简单,却蕴含着对加密货币未来发展的深刻思考。熊猫经济学:理解比特币的核心价值想象一下大熊猫。这些圆滚滚的黑白萌物虽然行动迟缓,却因其稀缺性成为无价之宝。中国政府每年向外出租一只熊猫就能获得百万美元收入。这让我想到比特币——它就像加密货币世界里的熊猫,凭借其... ...[详细]
  • Web3投资手记:当我们在谈论暴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Web3投资手记:当我们在谈论暴涨时,我们在谈论什么? 作者:何太极牛市序章:比特币的王者归来兄弟们,比特币这次是真的支棱起来了!38000美元这个关键点位被彻底突破后,短短几天就直奔44000美元,这走势看得我心潮澎湃。现在比特币的市值已经超过了特斯拉和Meta,跻身全球资产前十。说实话,作为一个老韭菜,看到比特币离超越黄金还有八个身位时,我内心那股子倔劲儿又上来了——我坚信总有一天它会登顶!市场总是惊人的相似。每次牛市启动,都是比特币带头冲锋。这轮... ...[详细]
  • 狗狗币岌岌可危!0.20美元大关恐将失守

    狗狗币岌岌可危!0.20美元大关恐将失守 最近这段时间,狗狗币的表现真是让人捏把汗。作为一名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投资者,我眼看着DOGE/USD这对组合一路下滑,现在连0.220美元的重要心理关口都被轻松击穿。说实话,这种情况让我想起了2018年的熊市光景。市场动态:雪崩式下跌令人担忧从Kraken交易所的数据来看,狗狗币的价格走势简直就像坐滑梯一样。先是跌破0.2320美元的关键位置,接着0.220美元和0.2150美元的支撑位也相继... ...[详细]
  • 当比特币冲破4万大关,那些卖飞的老铁们后悔了吗?

    当比特币冲破4万大关,那些卖飞的老铁们后悔了吗? 最近币圈可真是热闹非凡,比特币就跟坐火箭似的,噌地一下突破41800美元大关。这个价格可是自2022年4月以来首次重回4万美元俱乐部,要知道年初那会儿还只有16k呢,算下来今年涨幅已经超过150%了。那些年初咬着牙入场或者加仓的朋友,现在估计都在偷着乐吧。不过啊,每次这种行情总是几家欢喜几家愁。我认识的一位群友就在3月份以26k的价格卖掉了1.5个比特币,现在估计肠子都悔青了。还有位老哥去年砸了1... ...[详细]
  • 比特币能否冲破38,000美元大关?市场暗流涌动

    比特币能否冲破38,000美元大关?市场暗流涌动 说实话,最近的比特币市场就像坐过山车一样刺激。价格在37,872美元左右徘徊,周四还小幅下跌了0.20%,这让不少投资者都捏了一把汗。作为一个长期关注加密货币市场的观察者,我发现当前的市场格局特别有意思。ETF大战硝烟四起你知道吗?最近又有一家新玩家加入了比特币ETF的战局 - 瑞士资产管理公司Pando Asset。这已经是第13家想要分一杯羹的机构了。说实话,我一开始也觉得奇怪,为什么到现在还... ...[详细]
  • 香港区块链盛会:从入门到明星的开发者成长之路

    香港区块链盛会:从入门到明星的开发者成长之路 区块链圈的朋友们注意啦!今年最值得期待的行业盛事正在香港拉开帷幕。Blockchain Academy和ICP HongKong Hub强强联手,打造为期一个月的"ICP香港月"活动,这可能是你今年最不该错过的职业发展机遇。不仅仅是技术培训,更是创业加速器作为活动的重头戏,"Start2Star开发者系列"绝不是普通的培训课程。记得去年参加类似活动的小李吗?他从一个只会写智能合约的菜鸟,到如今创立... ...[详细]
  • 当双减遇上终身学习:致学教育的转型与坚守

    当双减遇上终身学习:致学教育的转型与坚守 还记得2021年那个夏天吗?"双减"政策的落地确实在整个教育行业掀起了不小的波澜。作为从业多年的教育观察者,我亲眼目睹了许多教培机构的阵痛与转型。但有意思的是,这反而给了成人教育一个难得的"出圈"机会。成人教育的春天来了?说实话,成人教育从来都不是什么新概念。我认识的老李,40岁还在读专升本;小区里的张阿姨,退休后开始学国画。这样的例子在我们身边比比皆是。但"双减"之后,这个原本低调的市场突然热闹... ...[详细]
  • 香港创科企业闪耀亚太科技奥斯卡:数码港初创斩获9项大奖

    香港创科企业闪耀亚太科技奥斯卡:数码港初创斩获9项大奖 这几天香港数码港可热闹了!12月5日开幕的"2023亚太信息及通讯科技大奖"(APICTA)堪称亚太地区的"科技奥斯卡",来自16个经济体的数百名科技精英齐聚一堂。作为在香港举办的第三届盛会,今年的比赛可谓高手云集,250多个参赛项目在24个奖项类别中展开激烈角逐。数码港初创大放异彩要说这次比赛的最大赢家,非数码港的初创企业莫属。六家入围企业一口气拿下九个奖项,其中四个还是分量十足的大奖。这不,数... ...[详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