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遇现象i新秀的与隐忧
最近币圈的朋友们应该都注意到了xPet这匹黑马,这个基于Twitter插件打造的SocialFi项目短短一周就吸引了2639个ETH的资金和7000多名链上用户。说实话,这种爆发式增长确实让人眼前一亮,但作为一个在币圈摸爬滚打多年的老韭菜,我得提醒大家:这个项目还处在非常早期的阶段,很多规则和玩法都还不成熟。
争议事件背后的思考
12月4日晚的项目方操作引发了不小争议——他们直接清算用户存入的ETH,并在Uniswap上建立了XPET/WETH流动性池。更让人意外的是,两天后又推出了BPET代币。说实话,这种"先斩后奏"的做法确实不太地道。毕竟一个没有流动性的代币,理论上根本不具备借贷资格。这种突然放开价格限制并进行清算的操作,确实让不少用户措手不及。
我们的经济模型研究小组(@Fisher_manQ、@observerdq等)对这个案例进行了深度讨论。抛开争议不谈,xPet最吸引我们的是它在经济模型和产品形态之间实现的巧妙协同效应。这种结合让用户裂变速度惊人,也让经济模型的飞轮效应快速运转起来。
系统生命力的关键因素
根据白皮书描述,BPET可兑换的XPET数量相当于前一天XPET收入的50%。这个机制很有意思,我们推导出了几个重要发现:
在早期阶段,由于总算力低,BPET产出少(分母小),新增XPET多(分子大),单位算力收益非常诱人。这种高收益自然会吸引更多人参与,形成正向循环。但问题是,当增速放缓、收益率下降时,系统就会面临死亡螺旋的风险。
要让系统长久运行,关键在于延长高收益周期。具体来说:
几个关键改进建议
1. 价格稳定才是王道
目前XPET价格波动的设计可能是个败笔。价格上涨会抬高入场门槛,价格下跌又会引发死亡螺旋。我们认为固定价格可能更合理。另外,每日100BPET的提现限制实际上延长了回本周期,聪明的做法是把矿机升级到每日产出接近100BPET的水平。
2. 算力衰减机制缺失
我们发现白皮书中完全没有提到算力衰减的问题。随着时间推移,分母无限扩大必然导致收益率持续下降。建议引入适当的衰减机制来维持系统平衡。
3. 动态最优解设计
目前用户的挖矿策略太过同质化。可以引入宠物生病、饥饿、PK等玩法,增加BPET消耗场景,让挖矿效率变得更"个性化"。这样既能增加趣味性,又能刺激用户持续充值。
亟待解答的疑问
目前最让我们困惑的是BPET和XPET的功能区分。两者场内1:1的汇率让人质疑双代币设计的必要性。更奇怪的是,虽然合约地址已累积1300万XPET,但实际兑换出去的只有100万左右,还有20万BPET在排队等候。这种排队机制似乎存在bug,希望团队能尽快优化。
说到底,xPet才上线一周,还有很多需要完善的地方。我们团队会持续关注它的发展,也欢迎更多朋友一起探讨这个有趣的SocialFi案例。记住我的忠告:在信息不明确的情况下,投资还需谨慎。
(责任编辑:概述)
-
区块链领域又迎来了一次引人注目的人事变动。NEAR基金会首席执行官玛丽克·弗拉门特即将卸任,这个位置将由现任总法律顾问克里斯·多诺万接棒。这个消息在加密圈引起了不小震动,毕竟弗拉门特这两年带领NEAR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两年光阴,从陌生到深爱说来有趣,弗拉门特当初接手这个职位时对NEAR几乎一无所知。"两年前?我连NEAR是什么都不知道!"她在离职声明中坦诚道。但正是这个陌生的项目,让她在深入了解... ...[详细]
-
说起企业间数据共享这个老大难问题,我不得不提AERGO这个让人眼前一亮的创新方案。记得2018年底第一次听说这个项目时,我就被它的设计理念深深吸引。作为一位长期关注企业级区块链应用的观察者,我认为AERGO确实找到了传统企业数据孤岛问题的突破口。打破信任壁垒的区块链实践AERGO这个开源平台最让我欣赏的是它巧妙地融合了公链和私链的优势。就像我们公司之前尝试开发区块链应用时遇到的困境:纯公链性能不够... ...[详细]
-
11月19日清晨的市场分析让我感慨万千。昨天我们准确判断了36900这个关键点位,虽然最终只赚了500来个点的利润,但在这个避险情绪浓厚的环境下,能保住利润已经谢天谢地了。市场现在就像是个惊弓之鸟,大家都在观望ETF的动向,生怕一个不小心就被市场教训。主流币种的差异化表现比特币和以太坊这对"兄弟"最近的表现真是天差地别。以太坊的日线图简直惨不忍睹,我都快不忍心看了。这种情况下,我的策略很简单:做多... ...[详细]
-
老牌DEX协议如何在DeFi浪潮中破局?一个Web3老司机的深度观察
作为一个在加密货币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不得不说0x Protocol真是个有趣的案例。上周心血来潮研究了它,结果越挖越有意思,完全停不下来。特别是创始人Will Warren和Amir Bandeali的思维方式,简直让人拍案叫绝。从跳蚤市场到区块链的奇妙联想让我试着用更接地气的方式来解释0x Protocol:想象下你在一个超级大的跳蚤市场,摊主们用着五花八门的代币交易——有金闪闪的游戏... ...[详细]
-
SEC与Binance.US的拉锯战:法官为何迟迟不下裁决?
最近美国证监会和Binance.US之间的文件大战真是让人啼笑皆非。作为一名长期观察加密货币监管的老兵,我不得不说这场戏码实在太熟悉了。一场典型的监管猫鼠游戏SEC这边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他们一直嚷嚷着要Binance.US背后的BAM公司提供客户资产信息。但BAM公司可不吃这套,直呼SEC的要求简直"狮子大开口"。这种场景不禁让我想起小时候看的猫捉老鼠动画片,Tom永远抓不到Jerry。法官的无... ...[详细]
-
最近区块链圈子里最热闹的事,莫过于波场黑客松第五季圆满收官。说实话,作为一个经常关注区块链赛事的老司机,这一季的比赛真让我眼前一亮。3500多名开发者同台竞技,50万美元奖金的诱惑,五大前沿赛道的激烈角逐,处处都透着这个行业蓬勃的生命力。五大赛道,群雄逐鹿这次比赛最让人兴奋的是看到了Web3、DeFi、艺术创作、项目优化和AI这五大领域的创新项目同台竞技。Web3赛道的Bounce项目让我印象特别... ...[详细]
-
加密货币市场总是充满惊喜,这不,迪拜又给行业投下一颗重磅炸弹。Crypto.com终于在迪拜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加密货币许可证,这可是实打实的里程碑。要知道,迪拜的监管可不是闹着玩的,能通过严格审查绝对是实力的证明。现在他们正摩拳擦掌,准备在当地大展拳脚,提供包括交易、经纪和借贷在内的一系列服务。DeFi市场最新动态市场数据总是最直观的:目前DeFi总市值稳稳站在621亿美元的高位,前十大代币的竞争依... ...[详细]
-
追星这件事,正在被科技重新定义。最近我发现文娱圈掀起了一股数字化的浪潮,其中最引人注目的要数"贝加鱼乐"和"玛特宇宙"这对黄金搭档了。作为一直在关注文娱产业发展的业内人士,不得不说他们这次的联动着实让人眼前一亮。当追星遇上元宇宙记得去年9月,贝加鱼乐在玛特宇宙平台上推出的首款数字徽章就让市场炸开了锅。当时我还在想,这不就是换个形式的周边产品吗?但事实证明,我太天真了。通过区块链技术,这些数字藏品赋... ...[详细]
-
最近帮着几家数字藏品平台梳理用户协议,看着各家平台千篇一律的模板文档,我真是哭笑不得。这些所谓的"定制"协议,就像是从同一个模具里倒出来的复制品,连错别字都一模一样。用户协议不应该是摆设说实话,我自己用APP时也总是一路狂点"同意",可这不代表平台就能敷衍了事。记得有个朋友在某平台上买了数字藏品,结果发现版权有问题,想维权时才发现平台早就在密密麻麻的协议里把责任推得一干二净。这不是欺负老实人吗?协... ...[详细]
-
作为一名在金融市场摸爬滚打多年的老手,最近的市场表现让我既兴奋又警惕。华尔街的狂欢似乎正在感染全球,但细看之下,这场盛宴并不均匀。就像一场精心准备的鸡尾酒会,大盘蓝筹股们在舞池中央翩翩起舞,而那些小盘股和不盈利的"壁花小姐"们则被冷落在角落。这种感觉让我想起2019年底的行情,表面的繁荣下暗藏隐忧。美债市场的警报让我最担心的要数上周四那场糟糕的30年期国债拍卖。240亿美元的债券只吸引了稀稀拉拉的... ...[详细]